大訊號分析=直流分析+小訊號放大分析
意思是說,我們在分析一個電路時,習慣把它分為直流分析與小訊號放大分析。
我們在算小訊號參數時,如gm、re、ro…時,都是用微積分推的不是嗎?所以其
實與微積分有關。
我說明一個例子好了:
若是今天輸入一個很小的sin波,當然是希望輸出能是一個變大的sin波,而
且希望sin波不要變形。所以我們盡量把Q點放在中央的位址,如此可以得
到最大的擺幅。
那我們要如何把它的Q點放在中央呢?這就要靠直流分析來
設定了。
而輸入那個很小的訊號,也就是小訊號,我們把它輸入、放大後,疊加到Q點位址
上,而形成了最後的輸出訊號,這整個分析過程,我們就叫它大訊號分析。
而我們所算的放大的一些參數,其實都是小訊號放大裡所討論的東西。Q點上的微小
變化量,也就是微分所推得的。書上都寫的很明白。
Q點就是特性線與負載線的交點,若負載線選在特性線斜率最大的地方,那就是放大器
的gain最大的地方,也就是我上面說Q點放在中央的位址上。
若是Q點不設在中間也行,依使用者習好,可以自由發揮,所以會有A類、B類…等等
上幾篇有一位板友提供的網址:
http://www.ngsir.netfirms.com/chinesehtm/Amplifier.htm
你看,右圖中那條線就是負載線,當你調整電阻時,負載線就會變,
其實還有一條特性線,這個圖並沒有劃出來,特線線就是指一個放大
器的特性,是固定不動的,可以動的只有負載線,Q點就是工作點也就
是特性線與負載線的交點。Q點若在特性線的截止區(斜率很低幾乎=0)
那它當然就不會放大~若Q點設在斜率最大的地方的話,也就是放大器
的gain最大的地方,那它的輸出振幅也就最大了。這個網頁做的還蠻
清楚的,你調一下R,再看看輸出波形,這樣你就了解了。
A、B、AB、C類全都是只是Q點的位址不同,所以定出來的。
波形 通過 效率 Q點位址(為了說明,進入後只調R1:R2成下列數字)
A 最美 100% 最差<=1/2 5
B 差 50% 最差<=1/4 3.5
AB (A、B 之 間 )
C 最差 <50% 最佳<=1 3
C類通常是通訊用的(電磁波天線接收器),平時我們很少用到。
- Feb 03 Thu 2011 22:23
大信號分析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